[新闻] 二篇3D商业化发展的文章

x-Matrix 2010-05-27
消费3D立体
郭胜 (Intel) (10 篇文章) 日期: 五月 12, 2010 在 10:59 上午

     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3D立体视像论坛,了解到一些3D立体行业的发展动态,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    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提起3D立体技术,第一想到的也许就是3D游戏和去年开始火爆的3D电影了。而3D大片“阿凡达”更像一个导火索一样一下子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,被认为是点燃了3D产业热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。从去年开始,好莱坞争相推出3D大片,电影市场屡创票房新高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不光电影市场,在各大展会和卖场,各种3D消费电子品也开始涌现出来。几乎所有知名的电视生产商(如索尼、松下、TCL)等都推出了高端的3D电视,各种类型的3D眼镜、3D显示器、3D笔记本、甚至3D手机也都有展示或出售了。3D消费市场大有”忽如一夜春风来“的势头。3D产业热从以下几个领域可见一斑。
    3D电影市场爆发性增长。影院的3D荧幕在全世界都有快速增长,其中在欧洲和亚洲最明显。中国由于“阿凡达”的影响力,3D银幕数由2008年约80个增加到2009年末970个。2009年在北美,电影票房大约10%(11.4亿美元)来自3D。票房收入前十位的影片有4部是3D。3D电影成为影院救世主。2010好莱坞预计会推出约30部3D大片,比2009年的17部增加76%,3D电影在所有大片中的比例将持续增加。
    电视广播行业也在3D方面蠢蠢欲动。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的各大电视广播公司已经或计划在今年推出3D频道,播放体育赛事等电视节目,比如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将有3D直播。国内相关单位则计划在亚运会上播出3D电视频道。美国在这方面走得比较前,随着3D电视频道的增多,3D电视的渗透率将显著上扬,引导全球家用3D电视的起步。
    众多电视品牌也开始着手今年推出家用3D电视。有索尼,松下,夏普,东芝,三星,LG,TCL等等。3D电视的售价要比普通电视高,基本都在万元以上,大尺寸高端型号可达2、3万甚至更贵。当然很快也会有廉价3D电视出现,美国vizio这个专门出售低价电视的厂商也计划在其产品中集成3D功能,为消费者提供最便宜的3D电视。
    当前,为达到良好的显示质量,基本所有的3D电视都需要搭配3D快门眼镜来观看。CES2010上,各电视厂商分别推出自行开发或外包的专用3D眼镜产品。眼镜售价基本在1000元RMB以上。虽然裸眼3D电视是未来的方向,但业界认为5年还难以商用化。
    3D内容的存储技术的发展也没有落后。2009年12月,随着蓝光联盟的3D标准制定完成,各家电企业纷纷展示各自的3D蓝光播放器(三星、松下),支持HDMI 1.4接口。松下甚至推出了配置无线接口(WiHD标准)的3D蓝光播放器。 在PC行业,主要的生产商如Acer,Dell,HP等都将与今年推出3D笔记本或显示器。
    除了大屏幕的3D产品,小屏幕3D数码产品也在不断出现。NEC,三星,天时达等正在开发或推出了3D手机。富士的立体数码相机以及配套的立体数码相框在2009年销售12万套。inlife-handnet,TDVision等推出了立体摄像机。索尼松下的立体投影仪等将在今年上市。
    3D立体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真实和震撼的视觉效果,是继高清技术后的又一大亮点。业界普遍认为今年是3D电视的元年。让我们一起期待3D技术尽快走进千家万户。那时在家看电视和电影想必是另一番激动人心的感觉了。

立体产业的思考
作者: 郭胜 (Intel) (10 篇文章) 日期: 五月 13, 2010 在 9:09 上午
    眼下3D立体这个概念非常热,立体电影,立体电视,立体数码产品和展品层出不穷。业界普遍认为2010年将迎来第三次3D产业的高峰。回顾3D产业的发展历史可知,3D技术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,很有巧合的是:大概每隔60~70年就会有一次产业高峰。第一次是1890年左右的维多利亚时代,那时3D技术主要基于化学和光学技术实现;第二次高峰是1948年左右,在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,主要是结合电子技术的3D立体;第三次产业高峰就是现在,以依托数字信息技术为特点。从影响力看,第一次高峰主要在少数贵族范围内发生,第二次扩展到高收入群体和专业领域,而今天的第三次高峰将很有可能把3D立体技术普及到广大普通消费者中。
    那么,第三次立体产业的热潮是否能延续下去?是否会重蹈前两次的覆辙——过了几年又转为沉寂了呢?业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不会。
    前两次热潮没有延续的原因,主要是技术和商业需求的缺乏导致。从技术上看,前两次高峰在技术上都没有达到能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水平。消费者能接受的必须是价格能接受且观看舒服的3D技术。回顾立体电视转播的历史,其实从电视一出现时人们就追求能否在电视上看到立体,但是由于当时技术限制,做到立体很困难,因此电视一出来是以平面的形式。真正出现立体电视是在彩色电视问世以后,因为可以用红绿眼镜看。而89年代初期出现了用开关眼镜观看的时分式的立体电视机。那时电视的频率是50HZ,因此看立体节目时会有严重的频闪问题,观看时屋子里必须全黑,把窗户全部档严。直到2000年前后,倍频电视(100~120HZ)出现,厂商又有了做立体电视的热情。这是为什么今天的立体电视都是高帧频(120HZ的PDP或240HZ的LCD)的原因。其次,由于立体成像的原理,立体效果--或者说景深--只有在大屏幕上才能有良好的体现,直到今天,大屏幕电视才成为主流。从商业需求看,第二次浪潮的商业理由不充分,那时黑白电视机才刚开始,彩电,液晶,等离子都还没影,因此3D立体电影和电视就显得多余了,有实力的厂商在3D上做研究可以,但大范围推广的可能性却很小。
    而今天,无论从技术水平、用户需求还是商业动机来看,3D立体技术向消费领域推广都足够的理由。高清(HD)、大屏幕、高频帧的电视显示技术给引入3D功能铺平了道路。在后高清时代,电视厂商显然需要新的创新点来实现产品差异化,而3D功能比2K4K的超高清更容易实现。从一些技术数据上可以解释这个问题。因为超高清的像素是HD的4倍,当频帧达到60hz时码率是HD的8倍,需要下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才能处理。而超高清电影的存储量也大约有HD的4倍,需要容量100G的下一代蓝光技术。3D只是HD两倍的码率,集成电路进行小量改进就能实现。而数据量也不超过2倍,现在50GB的高清蓝光光盘就能存储。今年美国的CES,几乎所有电视和屏幕厂商的展品中都是3D唱主角,似乎没有3D技术就显得落后,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。因此这次3D热潮有强烈的商业动机。另外从3D内容看,这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制约3D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,现在也有显著的发展,3D电影、电视频道越来越多。与3D技术相关的产业标准也在迅速推出。可见,这次3D产业的高潮是整个产业链在联动的结果,和前两次有明显的区别。

    当然,3D技术全面商用化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:比如内容的持续丰富,技术、标准、政策的不断完善等。无论如何,3D立体技术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近了,对我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必将产生重大影响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